[one_third]
[/one_third]
[one_third]
[/one_third]
[one_third_last]
[/one_third_last]
释迦牟尼佛(梵文:शाक्यमुनि、 Śākyamuni,意为“释迦族之圣者”),原名悉达多·乔达摩(巴利语:Siddhāttha Gotama;梵文:सिद्धार्थ गौतम, 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创始人,出生于今尼泊尔南部。被尊称为佛陀(Buddha、意为“觉悟者”)、世尊等;汉地民间从明朝开始还尊称他为佛祖,即“佛教之创祖”。在许多民间信仰中,被神化而视为神明,故在一般道教、民间信仰之庙宇也设有三宝殿供奉含有释迦牟尼佛之三宝佛及菩萨、护法、罗汉等;一般而言,佛教正信弟子,不会认为释迦牟尼佛是神,在佛教中,神属于六道众生中的天道(天人),佛是已经脱离六道轮回的圆满智者。
生平事迹
释迦牟尼佛的生卒年,未记载于佛教前四次结集的早期三藏中,历来众说纷纭,详见后文传统记载和考证研究章节。早期三藏中也未包括释迦牟尼佛生平的专门记载,经藏中的佛经缘起部分,偶有些类似传记性的叙述,而佛陀传记原型以《譬喻经》形式收录在《律藏》中;佛陀言行和教法是经律记录的重心,佛陀本人的生活同教义的牵连性并不强,并未引起三藏结集者的重视。在佛教广为流行后,佛教徒对佛陀的卓越人格逐渐发生兴趣,《本生经》和部分《譬喻经》从《律藏》中辑出编入《杂藏》或《经藏》,而更详尽的叙事文字遂在流行经典和变化多端的传说中而有所阐述。最早的佛陀生平传记,是佛陀灭度六百年后马鸣菩萨所著的《佛所行赞》(《佛本行经》),大乘佛教的佛陀传记有《佛本行集经》、《普曜经》和《方广大庄严经》。
入胎
白象入胎
菩萨诞生
佛陀时代,印度北部有十六大国,有传说称刹帝利种姓的共同祖先是劫初时诸有情公选的大同意王(摩诃三末多王),释迦族属刹帝利种姓,统治了东北部边缘的一些城邦及聚落,这些小国以憍萨罗(Kosāla)为宗主国,释迦牟尼即出生于释迦族统治的迦毗罗卫国(Kapilavastū)。释迦牟尼的父亲是劫比罗城净饭王,他先后娶天示城善悟王小女“大幻化”和长女“幻化”为妻,释迦牟尼为“大幻化夫人”(摩诃摩耶夫人)所生。
根据《八十诵律》等记载,释迦牟尼佛入胎时摩诃摩耶夫人做了四种梦:
“ 一者、见六牙白象来处胎中。二者、见其自身飞腾虚空。三者、见上高山。四者、见多人众顶礼围绕。 ”
摩诃摩耶夫人将此事奏告净饭王。净饭王召集了些相师婆罗门,请他们解梦。他们回答:“王大夫人必当生男,具足三十二丈夫之相,庄严其身。若绍王位,当乘金轮,伏四天下。若出家修道,证法王位,名闻十方,作众生父。”
诞生
主条目:佛诞
根据《八十诵律》、巴利文《中部·希有未曾有法经》和《长部·大本经》记载,摩耶夫人在其父王的兰毘尼园无忧树下,站立生下了释迦牟尼。《中阿含经·未曾有法经》和《长阿含经·大本经》有佛从母右胁出生的说法。
于此有一传说故事,悉达多太子诞生后向四方行七步,右手捧著太阳,左手捧著月亮,说“天地之间,唯我独尊”(佛性最尊)之偈句。
仙人阿私陀,在听闻太子出生后,立即来到王宫。阿私陀以天眼通观其未来,起初面露微笑,但一会儿,却又显出悲伤。在一旁围观的人都被他的怪异神情弄得不知所措[17]。他解释说,他微笑是因为太子必定觉悟成佛;他悲伤是因为他自己不久于人世,往生无色界,如此他就无法获益于觉者超人的智慧。
早年生活[编辑]
出家逾城
释迦牟尼降生七日后,母亲过世,由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Mahāprajāpati Gautamī,也译为“大爱道·瞿昙弥”)抚养成人,有说只称“乳母”抚养未具姓名。大乘佛教佛陀传记说大爱道·瞿昙弥是佛陀的姨母[21]。
他从八岁开始,向毘奢婆蜜多罗学习文化,向羼提提婆学习武艺,从小在宫中过着舒适的生活。成年后,为他建了春、夏、冬三幢宫殿,《佛本行集经》等记载他有三位夫人,第一夫人是释种女耶输陀罗或瞿夷,并与她生有一子罗睺罗。在差不多13年的幸福婚姻期间,他过着在一般人眼中看似舒适且豪华的生活。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感受与一般人也是不一样的,对自己对世界会有更多更深的困惑与不安。
出家成道[编辑]
六年苦行
29岁那年是他一生的转捩点,他的儿子罗睺罗在那年出生。他在外出巡游时,恰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间生老病死的苦恼人称四门之游,经常在阎浮树下沉思,但是不得离苦之道,于是在29岁时的某个月夜乘马出家修道。
为了寻求解脱,他遍访名师,遇阿罗逻伽蓝(Alara Kalama)。阿罗逻为数论派上师,日后的佛陀要求按照阿罗逻伽蓝的教义和教规过梵行生活。这种教义主张通过一系列禅定功夫,达到无所有处定的禅定状态(以色空识三者均无所有故名)。不久释迦牟尼达到了阿罗逻所教导的一切,使后者大为叹服,建议合作领导他的沙门团体。然而释迦牟尼却不满足于这种学说而选择退出[29]。仍未成道的他接着又跟随郁陀罗摩子(Udraka Ramaputra)修行,得到非想非非想处定(又译作非有想非无想定)的禅定状态。但是他认为这仍然不是解脱的境界,然而释迦牟尼已经找不到老师。
觉悟成佛
证道成佛
于是释迦牟尼与五比丘在苦行林中修苦行6年,忍受饥饿痛苦。35岁时,意识到苦行无法达到解脱,转而前往菩提伽耶,坐于菩提树下。依南传大藏经记载,释迦牟尼入四种禅,得三明,现观四谛与十二缘起而成无上正等正觉。北传佛教说,释迦牟尼发愿不成正觉,永不起身。直到了第七日中的第七夜,天正晓明,瞻望明星而悟道。悟得三明与四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为佛陀。
传播佛教[编辑]
鹿野苑教化五比丘
佛陀悟道之后,在鹿野苑开始传道,为憍陈如等五比丘宣说“四圣谛”,此为出家僧团的开端。后来波罗奈国长者之子耶舍,与其他四位友人,一同加入僧团,成为佛陀弟子,随后城中其他豪族有五十人也加入,僧团在此扩张,也开始有了在家居士的护持,耶舍的父母,成为僧团第一位优婆塞、优婆夷。舍利弗、目犍连在听到马胜比丘说法后,率二百弟子加入僧团;随后迦叶三兄弟率领一千名弟子加入,佛陀的千二百五十弟子常随游行,是佛陀僧团的骨干,又称常随众。
佛陀教团以此为中心,逐渐扩大教化。净饭王听到佛陀的消息,派遣侍者前往,邀请佛陀回国说法。释迦族的贵族子弟,如富楼那尊者、阿难陀、提婆达多、难陀等人,纷纷加入僧团。此后说法住世四十五年,度化了许多弟子,其中著名的有大迦叶等。他为了度化众生,走遍印度各地,以摩揭陀、憍萨罗、拔沙三国为中心,曾在憍萨罗舍卫城的祇园精舍说法25年。
三转法轮
阿含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在波罗奈国鹿野苑“转法轮”说四圣谛,以示转(初转),教转(二转),证转(三转),三次宣说四圣谛,称为三转法轮。
而大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在色究竟天先说《华严经》,但此了义之教甚难领会,所以佛陀渐次成熟不同根性的众生的善根,使众生入于佛乘。在《解深密经》中即说明佛在人间“初转法轮”先从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开始,说明众生的流转到烦恼的还灭;此系列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为《阿含经》。“第二转无相法轮”,借由体解世间一切法皆空无自性,认知到烦恼生死和涅槃是不二的。因此在升起悲悯众生的大慈悲心同时,有能力不住于涅槃,直至成佛以前不证入实际,能在无数阿僧祇的时间中利益众生,使其入于无余涅槃;此阶段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为《大品般若经》及《小品般若经》。有些众生不了解甚深空性,佛陀便对无自性再分别解释,“第三转善分别法轮”的《解深密经》、唯识方广诸经、《如来藏经》、《妙法莲华经》,以更显了的方式说明般若经等开示的“一切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对“未种善根,未清净障,未成熟相续,未多修胜解,未能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的众生看来,这道理深而又密,所以必须以方便解释一番,才能浅显明了,能信能解,究竟了义。
般涅槃
佛陀般涅槃
八十岁时[37],佛陀在毗舍离城坐雨安居,宣布将在三个月后般涅槃,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后食用铁匠纯陀(周那)奉献的世间奇珍栴檀树耳(Sukara-maddava),重病发作(南传记载为痢疾,北传记载为背痛)。释迦牟尼口渴,让阿难去给他打水喝。释迦牟尼佛喝完,同弟子们继续向前走。走到拘尸那酰连尼耶跋提河的岸边,佛告知弟子们将入涅槃,命阿难在两棵娑罗树中间铺下卧具(《杂阿含经》记载为“绳床”),头部向北,佛陀躺下,向右侧偃卧,左足置右足上,弟子们都守候在身边,聆听佛陀的最后教诲。夜里须跋陀罗(Subhadra)去求佛开示,成为佛陀的最后弟子,佛于此拘尸那罗城附近的娑罗双树下入灭。火化后的舍利由摩揭陀国王阿阇世和释迦族等八王带回建塔(即舍利塔)供养。
弟子
佛陀在世说法时,有著名的十大弟子,他们是:摩诃迦叶(头陀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波离(持律第一)、迦旃延(议论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比丘尼众中的佼佼者,则有大爱道比丘尼、莲花色比丘尼、差摩比丘尼等。
身后事迹
在佛涅槃后的坐雨安居,摩诃迦叶率五百大阿罗汉,在王舍城外集会合诵经典;由持戒第一的优波离诵出律藏,由多闻第一的阿难陀诵出经藏。经过大众的认可,这是佛教的第一次结集。此后弟子们陆续汇集、整理佛陀一生的言传身教,又通过多次结集,形成经、律、论“三藏”。佛教在印度孔雀帝国阿育王时代传遍印度全境并对外传播至斯里兰卡、金地等地。
关于释迦牟尼佛基本的教义,后世有许多不同的见解,但是无论是大乘佛教、部派佛教都同意保存在《阿含经》中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十七菩提分法等,是释迦牟尼最初的教义。
公元十二世纪后佛教在印度本土绝迹,随着现代佛法传播范围的日益扩大,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